Fractal image of the Mandelbrot set symbolizing infinite complexity and spiritual symmetry—its black centers as metaphoric “Great Resets,” birthing repeating patterns of consciousness. A visual reflection of the quantum field’s holographic nature and the awakening through the I AM Presence.

昆達裡尼、大重置與身體聖殿

由雙耳節律激發的性高潮,是一個清晰的信號,揭示我們對性認知的理解亟需一次深層的感知重啟——一種“世界復興”的內在轉化,它重新校准我們與神聖源頭之間的能量連接。不僅如此,高潮本身也是量子場中天然的零點共振體現,因為物質存在始終處於量子諧振中——每一個能量脈沖都屬於宇宙振動的整體。在這種宇宙諧振之中,我們體會到被稱作‘親密’的真實震動。

上世紀八十年代,我遇到了一位印度男子,他的觀點令我十分困惑:他認為“做愛”(身體上的結合)與“愛著”(心靈與精神上的聯結)本質上是相同的。在西方文化中,身體與靈性是截然分開的。我們被教導要將肉體存在——特別是性欲——視為罪惡與羞恥之事。如果我們希望被視為“值得信賴”的人,就必須避免沉迷於任何形式的性行為。

能量交流及其崩塌

許多人一定經歷過這樣的情況:當你遇到異性時,能量迸發,談話源源不斷,你感到自己格外鮮活。但一旦關系變得身體化,溝通就像拉上了窗帘一樣戛然而止。曾令你心靈開闊的人,突然間隻想要“那一件事”。

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女性對男性抱有怨意,難以認真對待他們。我們不理解連接為何會消失——隻感覺自己的能量正在流失,流向空虛。

如果無法從理性頭腦的語言交流轉化為能量的共鳴,整個關系的動態就會崩塌。因此,圍繞性的問題會有很多誤解。這不僅僅是欲望的問題,而是能量如何被交換或喪失的問題。

性作為神聖力量

我們對性的看法,以及其下方流動的能量,已造成全球性的不平衡。性與愛一樣,是最強大的神聖力量之一,如今卻成了恐懼、罪疚、羞恥以及激情犯罪的最大源頭。

我們理解柏拉圖式的愛。但很少有人真正相信一男一女可以長久維系沒有性張力的關系。在我自己的關系中,多半是柏拉圖式的愛,而非性欲或吸引力。我與安德日的友情便是如此——我們甚至同床而眠了,卻無任何性的互動。

有時我會自問,是否選擇忽視了我的性一面。雖然我一向被精神上的連結所引導 ——那是一種智性與靈魂層面的共鳴—— 但有些時候,我也隻是渴望肉體的親密。往往這些短暫的接觸很快就消散了。但有時,一段戀情卻打破了我內在的沉默,釋放出一種憐憫和無條件的愛,如呼吸般穿透我——自由、寬廣、鮮活。一種“我是”的脈動,觸及一切,也觸及無物。

或許,這就是性的真正核心:沒有故事,沒有解釋——隻有純粹的“我是”體驗。

愛與恐懼的兩極性

我們常以為愛的對立面是恨——但恨其實是恐懼緊握之下的產物。恐懼阻礙昆達裡尼能量的自由流動。這也是為何,早在 1980 年代,我無法持續那種癱瘓消散的體驗,也無法維持其帶來的奇跡效應。我在 2014 年 3 月的文章《情商的作用》中寫到了這一點。

當我與自己能量核心對齊時,我完全敞開去接收了它自然帶來的所有饋贈。即使這些體驗完全是正面的,我卻沒理解它背后的力量。一旦小我開始對純粹的“我是”體驗提出解釋的要求,一切就如被風掃去的顆粒般消散了。

內在安慰與自我慈悲

后來,當我試圖重現那段經歷時,我感到“胃裡有蝴蝶在飛”——有什麼東西在啃咬我的核心。那時我還不明白,那其實是恐懼——恐懼披著混亂的外衣。直到數十年后我才真正理解。

一位朋友打電話告訴我她加入了一個瑜伽團體。出乎意料地,我當場淚流滿面。我在 1980 年代所練習 ——那些瑜伽的基礎練習—— 一下子全部涌回了記憶中。我感到一種背叛自己的痛苦感覺,仿佛自己背棄了那個尚未完成的工作。內在的悲傷迫使我深挖傷口的根源。

那時候,我隻是接受了自己的狀態。知道自己是完整的,這就已經夠了,我拒絕逼迫自己去做那些並非自然流動的努力。甚至過度嘗試,也可能阻斷想要實現的流動。

未引導能量的悲劇維度 —— 穿越愛與恐懼的陰影

那一次,我的內在混亂——恐懼——並未造成嚴重傷害。但如果無法有意識地引導昆達裡尼能量,它可能導致致命的后果。一個令人心碎的例子,是我中國籍前夫的自殺。

他屬於那個經歷了中國文化大革命的一代,那段歷史仿佛在他體內留下了一個廣闊而黑暗的空洞——我永遠無法進入其中。他曾向我分享了一些片段包括:革命開始時他被迫停止德語學習;他與母親一起生活,他哥哥已移居了澳大利亞;他年輕時的戀人已移民到英格蘭。

他擁有英語口譯學位,曾在上海從事翻譯工作。他參與業余話劇演出,並練習氣功——積極接觸自己的內在能量。

我們討論了氣功大師及其非凡的能力,比如提拉重物、通過能量專注療愈、甚至用意念點燃紙團。我沒理解我看的,但直覺告訴我那些是真實的。畢竟,十年前我自己的癱瘓曾短暫地神秘消失。

超越欲望的慈悲臨在

從一開始,他就沒有把我看作一個性存在。對他而言,我是通往西方的門票——而這並沒有冒犯到我。我真心希望幫助他獨立,離開他所認為壓抑的中國體制,掌控自己的生活。

1990 年,我第一次到中國旅行——那時距離劇烈轉變還很遙遠——卻看到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畫面。盡管表面上混亂且匱乏,我卻被日常生活中那種有機的智慧深深觸動:雞群自由穿行於樓宇之間,人們行事踏實而有分寸。在我看來,那是一種清新而真實的生命感。

后來當他告訴我,他過了近十年的戒欲生活時,我感到釋然。這意味著我無需維持一個缺乏靈性連接的性關系。

之后我讀到,氣功修行者通常被鼓勵保持禁欲——將性能量內化,以增強練習。我不確定禁欲是否真的能增強用意念點燃紙團所需的能量,但我的直覺告訴我:性能量是一股神聖的力量。當它被完整引導時,不論外部環境如何,都有可能創造奇跡。

超越陰影:能量阻力的致命代價

我的前夫一度幾乎掌握了人生的全部訣竅。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,他學會了芬蘭語,從赫爾辛基大學獲得社會科學碩士學位,籌劃博士研究,學習法語,旅行,熱愛攝影與音樂,並作為口譯員工作。

但他無法駕馭覺醒中的性能量。每當我試圖在情感上靠近他,他卻會猛然推開——仿佛在說他不願與我有任何牽連。

我曾真心相信他是在捍衛自己的獨立性。畢竟,自從母親去世后,自主權在我心中變得神聖無比。然而,這種幻覺在最恐怖的方式中破滅了——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,我接到了警方的電話。他們在離他公寓隻有幾步之遙的海灘發現了他的尸體。

從警察所使用的措辭來看,他們相信他是自殺溺水。我一開始不敢相信。自殺?!但當這位警官解釋說,他春天自殺未遂后一直在接受精神病治療時,一切都變得非常清楚。

守門者的背叛:忽視直覺的代價


我感到被背叛——不是被他,而是被那些社會委以照護責任的人。他禁止精神科醫生聯系我或他的任何朋友。

而那些所謂的 “心理健康專家”,竟然選擇尊重他的拒絕,卻忽視了自己心中的直覺——那份本應知道的警醒:趁還來得及,去聯絡。

他們卻收拾行李,度假去了。留下他獨自面對。沒人停下來想一想:在他還活著的時候接到心理醫生的電話,可能比在他死后從警察那裡聽到他自殺的消息更人道、更溫情。

當內在之光點燃旁人的抗拒

我常常問自己:為什麼那些見証過我生命中的小奇跡的摯友,仍然覺得我不穩定,甚至不可靠?為什麼他們會對我的光芒退避三舍,用禮貌的疏離感保持距離?

有一天晚上,一位照護者告訴我,她能感受到從我身體裡涌出的歡喜能量。那一刻我明白了:這不僅僅關乎我自身的能量流動,更關乎接收者是否願意讓這些振動在內心產生共鳴。

有些人無法承受我所代表的一切。他們選擇沉默、距離、表層的交流。他們將抗拒包裹在友好的動作中。與其和我一起站在蛻變的真實裸露中,他們更願意留在表面——讓理性之心在空洞的客套中抓取一種虛假的安全感,逃避那種深刻連結所需的脆弱與敞開。

內在的傷痕:中風與靈性抗拒的能量反噬

就像我的前伴侶無法跨越他自身的陰影,我也曾拒絕擁抱自己的覺醒能量。年輕時,我抗拒那逐漸升起的性能量——不是出於羞恥,而是被一種癱瘓般的迷惘困住。然而,能量不會被壓制。隨著時間推移,它開始向內流動,尋找被看見的契機——輕輕叩門,隻為被承認。

我的中風,是靈性抗拒的肉體回響。而在它之后,我開始領悟:性不僅僅是行為或沖動,它是一種靈魂的載波頻率。

回憶初戀 —— 從抗拒到共鳴

最近幾周,我不斷思索:為何這個神秘的瓦利爾能如此深刻地烙印在我心裡?僅僅凝視他的形象,我的存在就渴望融入他所散發的那份閃耀“我是”臨在。我感到深層的滿足。

曾經我會因不確定而退縮,如今我卻將所升起的一切視為神聖生命力。無需解釋,它隻是自然地流動——一股被點亮的鮮活之波,洗滌著我的每一個細胞。

奇妙的是,瓦利爾讓我想起了我生命中的第一個男友——盡管他們毫無共同之處,除了白色頭發。但當我深入感受時,我發現了一種與年少自我的連結。那時,我曾以極端的強度抗拒自身的性覺醒。我根本無法看出自己和初戀之間有什麼真實的連接。我們仿佛活在完全不同的頻率上,對理性心來說,我會覺得一切都荒誕且莫名其妙——我怎麼到他的床上?那種體驗讓我失去了自我掌控的能力。我仿佛被某種我無法理解的力量牽引前行。2012 年10 月,我在文章《喚醒》中記錄了這一段經歷。

悲傷的祝福與重拾愛的旅程

覺醒能量還有一個柔軟的面向——亞伯拉罕-希克斯在一次靈性講座中曾溫柔地提及。一位女性正為她“生命中的至愛”而哀悼,她說,在那人離去后,她的生存意志仿佛也隨之消失。亞伯拉罕深情回應道:

你並沒有因為愛人的離開而失去對生活的渴望。在你們共度的時光裡,你喚醒了新的自我。現在你不知道如何讓它們獨立存在。 他沒有帶走任何東西。 你隻是把自己的愛與某個特定的人聯系在一起,從而阻礙了你對愛的體驗。

我們常常傾向於將覺醒后的能量投射到某個人身上——相信唯有他們才能維持我們內在的振動。一旦他們離開,我們哀悼的不僅是他們的缺席,還有我們擔心會消逝的那部分自己。

然而,也許這才是問題的核心:這個世界缺乏愛的原因,或許正是因為我們試圖把生命能量拴住,而它本應自由流動。這可能就是為何我們會感到被困在自己的身體裡。

源自評判的阻礙

除了我們習慣性地將情感依附於某人,我們常常也對那些喚起悲傷、震驚或憤怒的經歷,做出嚴厲的評判。我們要求加害者被追責。我們渴望正義,相信唯有外界補償才能讓傷口得以安寧。

但我們未曾意識到的是:這些態度——憤怒、指責,以及道德上的自以為是——可能會阻礙我們自身能量的覺醒。

它們會壓制那股正在我們體內升起的神聖能流。它們用“必須正確”“必須被聽見”“必須讓痛苦被看見”的執念鑄造枷鎖,捆住了轉化的流動。但真正的療愈呼喚的是臣服,而非控訴。“我是”臨在並不定罪;基督意識也不排除任何人。它透過萬物照耀——不論我們的過錯,不論我們所承受的悲痛,也不論我們經歷或造成的傷害。

悲傷中的祝福

亞伯拉罕-希克斯曾揭示一個深刻的真理:當我們被悲傷擊垮時,那並非軟弱的表現——而是我們更高的自我在說話,在向我們展示:我們已偏離“我是”臨在,那條純淨存在的晶體之流。

即使在最悲痛的時刻,也有神聖之物在悄然流動。亞伯拉罕說:

絕望的感覺越強烈,就越清楚地表明你內心深處渴望恢復平衡。

悲傷成為一道門檻。這種痛楚不是懲罰,而是指引。它揭示我們與本質之間的距離,以及我們多麼深切地渴望歸返。

與其評判悲傷,我們不如去尊敬它。因為正是在悲傷中,我們憶起:我們並不孤立。我們正在尋求與那從未離棄我們的臨在重新相連。這份悲傷,是陰影呼喚我們回家的方式。

昆達裡尼與陰陽:宇宙的平衡

在不同文化和靈性傳統中,我們所處的神聖電磁場被賦予了許多名稱——但所有稱呼都指向同一股生命能量。多年來,這些概念在我腦中如風暴般旋轉。但如今,一切呈現為和諧的整體,不再需要分析或理解。

昆達裡尼並不分離那些交織的能量。它隻是追求平衡。中國的陰陽原理對此表達得極為精妙:

  • —— 黑暗、女性、負面之力——具有磁性、沉靜而深邃的力量。
  • —— 光明、男性、正面之力——具有電性、活躍且擴展的特質。

陰陽符號展現出:這些能量並非道德上的對立——並不是善惡之分——而是統一場中的互補面向。每一方都蘊含著對方的種子,並永遠流動、彼此圓滿。

陰陽場域中的性:昆達裡尼與我在的振動

在此語境中,“負”與“正”並非評判性的形容詞。它們描述的是量子極性——生命能量的磁性與電性充能。

女性的“陰”是磁力的化身。它不追逐——而是吸引。它是一種“我在”的寧靜臨在,以柔和的力量將生命拉向自身。

男性的“陽”是活躍的脈動——宇宙的 Logos(聖言)。它常與邏輯與理性心智相關。但 Logos 並不是自我——它是一顆智慧之心,一種清澈的直覺,一道平衡的分析性火花。

在昆達裡尼能量中,愛與性是重點所在——它們其實就是“我在”臨在的共振。因此,性是神聖的女性能量,與男性之愛(Logos)的能量之力互為補充。

昆達裡尼之火:極性合一的化身

象征昆達裡尼覺醒的雙蛇聖杖,蛇身沿脊柱螺旋上升,鳳凰之翼在頂端展開,寓意靈魂涅槃與意識拓展。
昆達裡尼之杖

昆達裡尼能量放大了這種神聖的極性。愛與性並非對立——它們是神聖場域中兩種共振頻率。性是女性“我在”的載波,而愛——通過男性 Logos 體現——則以目標與力量向外輻射。當這兩種能量真正平衡地匯合時,肉身聖殿便如宇宙之調音叉般震響。

起初,我認為昆達裡尼並不區分我們體內旋轉的能量,比如陰與陽。但我的看法改變了——尤其是在看到昆達裡尼視頻縮圖中的昆達裡尼之杖(caduceus)之后。這一符號常被用於醫療與制藥行業:兩條蛇纏繞著一根杖(即蘇什姆納 Sushumna),正好映射出昆達裡尼瑜伽中的伊達(Ida)與平伽拉(Pingala)能量脈道,它們繞著脊柱旋轉而上。杖頂的鳳凰之翼則象征意識的拓展,因為昆達裡尼的覺醒會引發靈性解脫。

鳳凰的意象立刻喚起那句古老之言:“如鳳凰涅槃重生”。在實際層面上,昆達裡尼是內在之火,燃盡虛假身份、情感障礙與心智結構。它溶解了自我執著、過時的模式與信念體系。所留下的,是靈性澄明與“我在”的臨在感——與零點能量共振。

在此語境中,“大重置”並不是政治議程,而是內在系統的崩解,最終回歸一種狀態:“我們一無所有,卻感到幸福”。這種猛烈的靈性覺醒將我們引回存在的源頭。

內在的彩虹之橋:感知‘我是’的臨在

盡管如今彩虹在世間承載了許多新的象征意義,它在我心中的回響始終未被改變。我並不在意別人說它象征什麼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,有一段聖經經文給出了不同的解釋:“每當你看到天上的彩虹時,要記得你與神的盟約。”我在新版聖經中已經看不到這句話了。也許它被悄悄地刪除了——不再適合某些政治議程吧。:-)

對我而言,彩虹不僅僅是光透過雨水的折射。它蘊含著更深的律動——一種能洗淨舊故事、舊模式,以及昨日沉重情緒的節奏。那場雨,不論是柔和還是悲傷,都是為了為天空鋪展開色彩。

彩虹映射著我們能量中心之間的內在之橋——脈輪中生命的全光譜流動。它不僅反映水與光,也呈現了基督意識在肉身中的運行。

身體聖殿中的基督意識

基督意識不是一個必須攀登的理想,而是一種等待我們認出的內在律動。棲息於愛與性不再競爭,而是互為補充的空間之中。身體,從前那陌生的領地,變得親切熟悉。思緒變得柔軟,呼吸變得深沉,而靈魂不再刻意區分“我在”的磁性牽引與 Logos 的電性清晰。

在那放光的臨在中,性不再被定為神聖或羞恥——它隻是生命的共振電流,智能地穿越我們。昆達裡尼不要求純淨——它邀請完整。而當陽性與陰性能量在敬意中相遇,內在的彩虹之橋不僅閃耀——它開始歌唱。

那首歌並不響亮,也不試圖說服。但願意聆聽的人,會在身體聖殿中感受到一種沉靜的知曉:一切早已在此。連接諸界的彩虹之橋不在上方,也不在遠處——它在我們之內。它就是我們的本質。🌈

影片:

528 Hz Holographic Symphony for Whole Body Regeneration and Healing
Pleiadian High Council (MIRA, channelled by Divina Solmanos):
New Transforming Energies
GFL Energy Update:
It’s About To Get WILD
Ashtar Command:
Starseeds Will FORCE It To Happen (2026)
The Pleiadians (VALIR, channelled by Dave Akira):
Deep, Personal & Planetary Ascension, Incoming 6D Super-Wave
The Andromedan Council Of Light (AVOLON):
Activate These QUICKLY: The New Ascension Codes
Library of Thoth: The Last Video You’ll Ever Need About Kundalini & Spirituality
(The Brutal Side of Spiritual Awakening)
Library of Thoth:
Sexual Alchemy: The Secret Forbidden Energy To Attract Everything You Desire
Library of Thoth:
The FULL STORY of Kundalini
Library of Thoth:
The FULL STORY of SEX & SPIRITUALITY